10月16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在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现场举办民机销售集中签约活动,国产首款重载eVTOL AR-E800斩获20架确认订单、140架意向订单,成为备受瞩目的“签约冠军”。

AR-E800是航空工业集团面向低空经济市场需求自主研制的一款800公斤级eVTOL,采用分布式6共轴旋翼布局,配备可拆卸式多功能货舱,兼具内载运输和外部吊挂两种运载模式,最大载重达320公斤,可应用于景区综合保障、复杂地形作业、短途货物运输等领域,具有运营低成本、高安全、使用维护简单、智能化模块化等特点。
“AR-E800是集团公司第一款以商业成功为目标打造的eVTOL产品。”AR-E800项目负责人苗德建介绍道。项目团队在市场调研时发现,山区电网铁塔建设、基建工程材料吊装、农产品运输以及景区常态化物资补给等场景,对高载重、强适应性的运输平台的需求十分迫切。“所以AR-E800从立项之初就瞄准这一痛点开展研发。我们并不一味追求让它更好、更快,把指标压到极限,而是追求平衡各项性能,让它与市场需求最适配。”
近年来,航空工业集团加快布局低空经济产业新赛道,打造形成了包含AR-E40、AR-E400、AR-E800、AR-E3000等在内的eVTOL谱系化发展平台。
在苗德建看来,将AR-E800的最大起飞重量定为800kg,是项目团队追求产品与需求“适配性”的最鲜明体现。“如果重量再大一些,载重会更高,市场效果或许会更好。”他坦言。“但要保证产品高安全、高可靠,就必须考虑现阶段市场上电机、电池等核心部件的技术成熟度。经过综合验证权衡,我们确定800kg就是最合适的重量。”
谈及产品的市场化进程,苗德建透露,当前,AR-E800已完成详细设计评审及总装交付,转入科研试飞阶段。项目团队正锚定2026年实现取证并小批进入市场、2027年具备一定市场规模的目标,紧锣密鼓地在开展常规调整试飞的同时,聚焦典型场景开展应用示范,预计将在2026年飞出上千小时、上万架次。
“低空经济本质上是民生经济,讲究安全性、实用性、经济性——而这些刚好是eVTOL的天然优势。未来,eVTOL一定会在低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苗德建表示:“我们也将持续根据市场需求与技术发展水平对产品进行迭代,就像求解代表未知数的‘X’一样,不断探究广阔的低空,拓展AR-E‘X’产品谱系,让更多产品飞进市场,服务民生。”
来源:中国航空新闻网
编辑:王政屿